蕃野尼洋 《藏族人吃鱼吗》


藏族人吃鱼吗?坊间为什么会流传藏族人不吃鱼的说法?今天的藏族人对于吃鱼持什么态度?
文|蕃野尼洋
在汉族地区生活的藏族人,多数曾在饭局里经历过这样的场面:一位朋友提出吃鱼,另一位朋友连忙提醒说,在座的有藏族人,不要吃鱼。如果此刻站出来表示没关系,自己也想吃鱼,则难免招致异样的眼光。
在很多人看来,藏族人忌食鱼类,类似于伊斯兰教徒、犹太教徒忌食猪肉。许多介绍藏族文化的书籍,都将这一点列为常识,不少藏民也确实自称不吃鱼。
鱼类真的是藏族共同的饮食禁忌吗?
 

中文网络关于「藏族不吃鱼」的问答

藏族人民吃鱼史


事实上,藏族人不但吃鱼,而且有悠久的吃鱼历史。
早在新石器时代,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居民就留下了吃鱼的痕迹。2002 年,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就发现过鱼类骨骼,很可能是黄河裸鲤。
位于拉萨北郊的曲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灰坑(古人的生活垃圾坑),也曾发现过曲贡居民享用鱼肉之后留下的鱼骨。 其他早期遗迹也有类似发现。

▍曲贡遗址发掘报告中的记录
 
▍曲贡遗址中的灰坑

除了考古证据,古文献中也有藏族先民吃鱼的记载。
《西藏王统记》中就记载了这样一则关于吐蕃王妃吃蛙(鱼)的故事:

赤聂(吐蕃第二十八代赞普)之子仲宁得乌,仲宁王自达布地方娶秦萨鲁杰为王妃……王妃秦萨鲁杰,初甚秀美,后渐苍老憔悴。王怪而问之曰:「卿初来时,容何娟好,得无病耶,何因致此?」妃答曰:我故乡有一食物,此间无之,疑此所致耳。王言:「若尔,宜速往取,以备食用。」因遣一心腹婢女取死蛙甚多,烹以酥油,满载而归。妃藏于食橱,令勿告人,秘密取食,曾无多时,荣光肤泽,宛若当年。

《贤者喜宴》补充说:

王妃的故乡「达布」为「食蛙之乡」,该地还食鱼,并称鱼为蛙。

可见在吐蕃时期,虽然王室所在的地区没有吃鱼的习俗,但王妃的老家「达布」人民就很爱吃鱼了。
敦煌发现的藏医古文献《长卷》中,告诫多种病患者不可吃鱼,也说明吃鱼在当时的藏族社会中比较常见:

被虎豹咬伤或者抓伤,肿而血流不止……饮食方面:忌食腐败鱼肉和牛肉。

被火灼伤,要用鼻涕反复多次地、全身皮肤一处不漏地擦……饮食不得随便,忌食鹿肉、鱼肉、野牛肉、葱蒜等。

《长卷》中还记载了治疗鱼刺卡喉的方法,这也说明当时藏族人吃鱼的现象并不少见:

喉咙扎有鱼刺,用大松鸡的喉管和豌豆以及艾草熬成药喝有效,吃獭肉也有好处,如仍不见效,可用小刀刮羚羊角成薄片含服亦有效。喉咙扎有骨头、鱼刺、木头和草等物,将棉花或波斯锦的织余,撕松成核桃大小的小团,用好线栓住,线头留在手中,让患者吞下小团脖颈左右前后转动,用手多次拍打,令滞留物拨开反复做四次就会滑落,如有反水(胃液)流出,立即轻轻地用线将小棉花团或织余团拽出(滞留物也可同时带出),梗阻就能消除。(非专业人士请勿随意模仿)

直到当代,吃鱼的习惯仍存在于青藏高原,甚至有村庄世代打鱼为生,如拉萨河下游的峻巴村,多数人至今仍是渔民。
 

▍纪录片《第三极》中正在打鱼的峻巴村渔民

▍接受采访的峻巴村村长

既然如此,为什么会有藏族人不吃鱼的说法?
为什么有些藏族人不吃鱼?


藏族人不吃鱼的说法,并不全是谣言。因种种原因,确实有很多藏族人不吃鱼,乃至忌食鱼。
在一些传言中,藏族人之所以不吃鱼,是因为藏区几乎没有鱼。
这种说法并不准确。青藏高原有 150 多种天然鱼类,一些大湖泊中更是鱼类资源丰富,只是这些鱼并非都适合食用。
在青藏高原,裂腹鱼类的种类和数量最多,是中国少数有毒性的淡水鱼。已知大部分裂腹鱼类的卵都具有毒性,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药。
 
在藏区考察的生物学家的遭遇

虽然去掉生殖腺后,裂腹鱼类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,但主要依赖农牧业生存的藏族人也许并未认识到这一点。在一些地区,可能基于误食经验,藏族人中流传有吃鱼会招致恶神在腹中作祟的说法。
不过,经过当代厨师的处理,高原裂腹鱼类如今在林芝等地已成为游客钟爱的人气菜品。
产于尼洋河和巴松措的巴河鱼(学名双须重唇鱼,属裂腹鱼亚科),据说肉质细嫩,味美汤鲜

种类和数量仅次于裂腹鱼的,是爬鳅科的高原鳅属鱼类,虽然没有毒性,但是个体较小,体长多在仅在 100-150mm 之间,且较难捕捉。在一些藏区,这类鱼甚至被视作为「虫」,而非可以利用的食材。
藏区可供食用的鱼类并不丰富,且分布集中,与大部分藏区无缘。即使在湖泊大河较多的地区,由于高原冷水鱼生长速度缓慢,居民只要有条件发展农业或者牧业,便不会选择捕鱼这种回报率低的生计。
只有在峻巴村这种受自然条件限制、无法发展牧业和农业的区域,渔业才能世代相传。
 
峻巴村村长讲述当地自然条件

一些宗教观念和习俗,也影响了藏族人的吃鱼观。
公元 7 世纪佛教传入藏地前,藏族人民主要信仰苯教,其下十一界神中的「鲁」神,被认为生活在泉水、河流、湖泊等水域里,是一种类似于「精灵」的集合体,其形象常与鱼、青蛙、蛇等动物联系在一起。
「鲁」神也是一种恶神,如果惊扰或者冒犯就会受到惩罚,至少身上生疮,严重的还会祸及全家。出于对鲁神的敬畏,藏族人会尽量避免惊扰水中的生物,对于蛙和蛇类甚至不能接触。
 
布达拉宫旁的龙王潭中的龙王庙,这里的「龙王」指「鲁」神 ཀླུ,而不是被哪吒打了的那种「龙」

佛教在藏区广泛传播后,也影响了藏族人民消费鱼肉。
佛教倡导「不杀生」,藏族人民笃信杀生会造下恶业,导致恶报。但是对于青藏高原的居民,肉食是重要的营养来源,人们只能尽可能减少杀生,而吃牛羊肉肯定比吃鱼要更少地伤害生命——杀一头牛可能足够一家人吃很久,但杀好几条鱼都难以带来一顿饱饭。
因此,「不杀生」尽管针对所有动物,但日常生活中最受保护的却是鱼类。
佛教思想影响的「放生」习俗,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藏族人捕鱼吃鱼的行为。
在藏区,放生被视为是行善积德的重要方式,藏族民众常在特定的宗教节日或者出于祈福的目的实施放生,动物一旦被放生,就免受宰杀和买卖,完全回归自然。
传统上最常见的放生动物是羊,人们在放生时会通过涂红羊角、在羊角上穿系彩带等方式做出标记以作为区别。
放生羊

基于同样的经济开支,放生鱼类可以解救更多生命,鱼因而也成为藏族人民放生的主要动物。
但是,鱼在放生时无法做出标记,因此捕鱼就难免捕到放生鱼,很多藏族人便不吃鱼,也尽量避免吃鱼。尤其是在「萨嘎达瓦」等放生活动较频繁的宗教节日期间,吃鱼就会变得比较敏感。
藏族民众在河边放生幼鱼

藏区一些地方的水葬风俗,也导致当地居民忌讳吃鱼。但这类区域很少,而且水葬也并非普遍施行。
图片来自:陈渠珍,《艽野尘梦·成都至察木多》(「察木多」即今西藏昌都地区)

长期不吃鱼后,许多藏族人也不善于处理和烹饪鱼类,乃至不再视之为食物,就像北方人看待动物园般的广东野味一样,对其敬而远之。
不过,随着当代藏族人生活环境的变化,吃鱼的习惯也在悄然改变。
藏族人也吃鱼


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,物流、贸易和餐饮产业的发展,藏族人的饮食习惯并非一成不变。
在藏区城市的各种超市和农贸市场中,小城镇中的菜市场和水产店中,甚至在农村牧区的小卖铺中,各种鲜活鱼类、鱼肉罐头琳琅满目,给了藏族人更丰富的食材选择。
 
拉萨街头的水产市场

更重要的是,藏区大小城镇早已遍布餐厅饭馆,尤其是川菜馆在藏区几乎是无处不在。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地厨师,解决了藏族人不愿意捕鱼杀生、也不善烹制鱼类的问题。
▍拉萨街头的饭店

在藏区的城镇居民和外出读书、就业的年轻人间,对吃鱼的态度转变尤为明显。
▍拉萨八廓街上的烤鱼店

当代藏族人对待吃鱼的态度,和吐蕃王妃的时代一样,远不是全民族整齐划一的禁忌。不吃鱼者或出于佛教信仰,或由于从小不吃,或者仅仅是吃不惯。
这几种情形都属于个人选择,而非出于民族性的饮食禁忌,其中有藏传佛教相关的一些忌讳,也远不是全藏区都通行的硬性规定。这与穆斯林不吃猪肉的习俗并不一样。
因此,和藏族朋友一起去吃饭时,大可不必主动替他们拒绝吃鱼,更毋需对吃鱼的藏族人表示惊讶。如果还有人要强行尊重藏族人民的文化禁忌,你可以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,并建议他关注大象公会。
来自微信:大象公会
 
 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*